心灵菩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5|回复: 0

人很容易受六根六尘的影响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1
发表于 2020-7-21 20: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妙法菩提 于 2020-7-22 20:46 编辑


人很容易受六根六尘的影响



经过眼(触)耳鼻舌身意的六触,受想行识,产生色身香味触法。


别人说你是个好人你就是个好人吗?别人说你是个坏人你就是个坏人?


不能从六根六尘六触中解脱出来。


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能力)。六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六种作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每个人对色声香味触法的理解不同,不同的认识会对自己产生不同的作用、程度。所以是六种境界)。


一次次碰到就会反复的进入自己的受想行识,而导致了人不能从因缘当中取得正信,解脱出来。往往会受制于因缘业力的牵绊,而不能自己有定,超脱这种因缘。


所以碰到不好的因缘,用因果观,想到这是我过去生中的果报,以一种承担自己毛病的忏悔心接受、忍辱。不造新业。如此产生戒定慧。碰到恶缘果报的时候,因为是因果事件性的。因此人往往不明白碰到劫来的时候自己要怎样戒。也就是不明白戒力此时要怎样取得作用。于是就要学会忍辱。


缘来了,就要明白这是因果。而不要去顺着缘让自己受到因果报应。明白因果报应就要用忏悔的心态去消业障,而不能随之任之。


忍辱以后会有接受的承担力,戒的是不造身口意的新业。你就会有智慧明白因缘果报。有定力,用佛性去超脱这种因缘。


一旦没有定力,就是自己没有忍辱,没有勇于承担,去接纳,勇敢的改正自己。所以会由着业力而放弃自己。这样就不能消掉业力,因果。不能前进。


因为别人对我怎样就怎样,所以自己没有一种承担和超脱的勇敢力,认识到真实的定力而去解脱这种因缘,因为恐惧害怕,没有一种承担的心去接受自己的果报和业力,而是一味的恐惧和逃避。所以人才不能遇缘得到正见。而是不断的进入缘,受控于业力当中。


这就是自己的佛性不强,没有相信的有定力,才会受控于五欲六尘。碰到因缘就没有自己佛性的认知,定力。所以才会相信别人说什么,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没有寂静去修自己的佛性,所以一旦离开修行,才会喧闹不安,才会受控于尘间,产生无明的受想行识,遇缘产生业力作用,而不能自控。


听到看到想到的都是假的。只有明白佛性才是真的,才能有正见去取得真相。


而不要听从这些感官对自己的影响,心里产生不同的见地。那样就不是学佛。


学佛就是有正见,正定,诚心去修行,来取得真相。而不被旁人所说而迷惑。


因为自己心里有了什么所以才会看到什么。才会觉得是怎样。自己认为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这种自己认为就一刻不停的在起作用。


人很难从这种我知我见中解脱,照见真理。


因为人很难去相信因果,而是碰到因果自己先产生了一种是非观念。我认为这个是好的,我认为这个是对的,那个是不对,不好的……


于是这种是非观念就牵制了我们的轮回,程度的深浅决定了我们执着的严重程度。


于是众生就是在用自己执着的业力部分,来对其他众生的业力部分。业力对待业力,是无法让众生觉悟的。只能在事件上有所收敛或增加。并不能解脱轮回。因为不知、不觉。


业力是无法相互抵消的,只有佛性的作用,才能超脱这种业力,用佛性来照这种业力,就是你用相信佛性的心去救度众生,用你佛性的能量,去消除这种业力,摆脱这种业力。用佛性的能量,功德力来光明照见这种业力,使得业力消失。


自此,众生愿意放下业力,才会不再生出这种业力。愿意接纳佛性,才会佛性充满!


所以自己一定要有佛性。


众生无明,所以受想行识受控于自己的无明。


使我们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决定自己的判断。


而不是佛性,佛性里面是没有无明的。没有自己感官看到、觉得是怎样、想到的。不受自己的认识对事物产生不同层次的偏激的想法。


佛性里面是一种正确的观念。因果的观念,慈悲的育人方式,而不是认为你是个好人就加倍的对你好,认为你是个坏人就舍弃你,对你不好或者恨你。佛教是慈悲圆融的。慈悲是明白因果后的一种觉悟,而没有是非。宽容的是众生的无知无明的行为,施以正法,而不是对善恶事件的包容和包庇。原谅是一种心态(宽容的是众生无明造因导致了苦果),一种胸怀,一种恕苦又不得不代其受的行为。因为众生无明不觉,不会在道理和观念上修心明理解脱,因此一次次从因果事件中解脱,但是不会明白其中的原理让自己得到开悟。所以菩萨就要一次次的救度众生。直到众生通通开悟,圆满达成正觉,永不再轮回。因此,慈悲是愿力救度众生产生作用。因为菩萨正确的观念,佛性产生正能量的积极效用,来救度众生。而没有是非的观念。


产生自己的想法以后是不能学到佛法的。


因为是自己六根六尘,因缘不同,产生不同的受想行识,对受想行识的认识不同。


所以为什么说经文只可音译,不可意译。


就是你照着去读经,很诚心的去念经。没有自己的想法,你就会得到真空,菩萨的经文就会灌输进来,诚心的时候就会得到这种功德力,受进八识田,产生佛性的作用。


碰到事情,遇缘,在你八识田中的经文就会起效用,来影响你的觉知,使你正信开悟的去对缘。而不会再由着自身的受想行识趣入十二因缘。


自此,离开了无明。


真心的发自内心为众生解脱,才叫度人。


过去一直认为修行是要讲条件才能让众生信服的!其实不是的,只要自己诚诚心心好好修就能度众生!


我过去太重视人一定要优秀才能度众生。太执着这些成绩了。所以总是觉得自己不能做错,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自尊心特别强。一旦做错一点什么就觉得信心都没了!有好胜心就会有失落感。然后就在这种得失里边轮回。其实这种讲条件害苦了自己。


怪不得師父说境界是修心的成绩。


过去太重视成绩了,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度众生,所以自己认为的不一定是对的!只有明白因果才能度众生。而不是看成绩,看别人好坏。修行人是实实在在的!只有实修才能度众生!要不然就是看人,觉得人家好,觉得人家坏,但是自己却不改毛病。一种是非观念,那不叫学佛,叫评判。悟如沧海问路,修行如老马识途。特别是自己以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是非观念,而不是修行!


今天想通了在佛台前和观世音菩萨发愿改毛病。从因果上认识自己的毛病,改过自新。


因为家庭冤结特别重,我就忏悔反省到我自己过去不正确的待人方式,不开悟所以导致了业力冤结。


而且在冤结里是不容易想通的,因为没有认识到因果。看人的观念不对,没有自己从因果上好好忏悔。其实是自己的毛病,不正确的待人,所以才会导致积累冤结。


昨天和菩萨发愿要忏悔消除这些恨的种子。不能给众生种下恨的种子。


所以和家人一起在改毛病,忏悔冤结。


今天没有一个人不吭声去静修。而是先和家里人好好沟通了一番,忏悔自己的毛病。没想到家里人转型很快,摇身一变善知识的教导方式对我。让我很受益!我过去就是没有忏悔改自己的毛病,一再觉得是家里人针对我,给我施加压力。因此很反感这种业力冤结。


今天想明白了佛性功力一下子回来了!


感觉修行很有动力!很有正信去化解家里的冤结。而不再有压抑感了!


过去在这种冤结的因缘里,自己不能想通,往往是觉得别人对我怎样怎样。自己不从因上忏悔,因上改。而是在果上念经。


今天想通了这些我就开始改自己的毛病,和家里人承认错误。没想到家人很好的接受了我。而我自己也放下了很多执着。


因为过去不正确的观念,比如觉得不能做错事。过度重视优秀果报。过度的压抑自己,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做对做错了。在冤结的因缘里迷失了自己,没有一个正确观念。


所以今天在佛台前和观世音菩萨发愿改毛病,


不在冤结的因缘里颠倒梦想,远离颠倒梦想。


我要让接触我的每一个人都开心、法喜!清净庄严正能量!让大家踏实、幸福。放心!


因为我过去迷惑所以总是太多担心,忧虑恐惧。今天想开了,觉得我不能因为自己观念上的不正确,不开悟,自己痛苦就把这种痛苦带给别人。


所以今天观念改正了就一下子从忧虑恐惧迟疑当中拔了出来!特别爽快!


终于明白什么叫放下就是解脱,放下即得大自在!


我要让每一个和我接触的人都幸幸福福的,法喜充满!


感恩观世音菩萨!


感恩師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心灵菩提

GMT+8, 2025-5-16 09:30 , Processed in 0.1172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