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菩提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3|回复: 0

人间莲花处处开

[复制链接]

1921

主题

1921

帖子

3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172
发表于 2020-7-19 21: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间莲花处处开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感恩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菩萨摩诃萨!


感恩恩师卢军宏师父!


感恩为本次视频会辛勤付出的所有观音堂师兄们!


各位佛友,各位同修大家好,


首先再次感恩诸位佛友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新年祈福会。感恩大家给我机会,也感恩张师兄的建议,让我能在这次千人视频会上分享自己的学佛感受。其实当初在电话里第一次听到张师兄的提议时,末学先是委婉谢绝的。因为末学觉得学佛后有所改变的不过是一些小事,值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的东西实在不多。记得当时张师兄听到我的回答后,并没有直接表态,只是很冷静地说,“先不要急着拒绝,学佛几年了,回去想想也许真得可以想到一些。”于是,末学简单地答应她考虑一下。


经过认真思考,末学改变了初衷,愿意接受这次以身表法,自度度人的难得机会。


至于末学开始时之所以拒绝的理由,借此机会也愿意与大家简单分享一下,也许在座也有些师兄曾经有过与末学类似的想法。末学自认为,与其他分享过的师兄相比,还没有通过学佛念经化解人间重大变故的经历,只是生活中一些小情小事的改善解决微不足道。对自己的这种想法,末学也进行了一些反思。其实生命中的惊涛骇浪我们自然是无法避免,但是微波细澜才是生命的主旋律。菩萨说过,“人道就是烦恼道。”大家想想看,生活本身是不是由一连串的小麻烦、小烦恼排列组合而形成的。今天刚解决了这件事,明天另件事又在等你处理,家家如此,无一例外。这些小麻烦如果不及时解决,积少成多,由量变达到质变后,我们要用多出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面对它去应付它,即便如此,也还不一定达到应有的效果。师父常讲,做人要有远见,要居安思危。拿人间的借贷关系作比方,贷款是在借预期的钱,是负债;而学佛念经则是还预期的债,是在还债。大家常说冤有头,债有主,也就是佛法中讲的凡事皆有因果:今天我们面临的疾病、烦恼以及种种不顺,无论大小,都是由于往昔言行与意念不端造成的业果,即所谓今天的业,往日的因。今生或过去生中的身口意所造的恶因,如果不通过学佛念经化解,迟早有一天恶果会如约而至,而疾病、烦恼以及大小不顺即是这恶果在人间显化的种种形式。这就是业障产生的根源。我们学佛就是要通过忏悔、发愿,用念经的方式提前还债,消除小业障,减少大业障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师父讲过,要学佛,先做人。学佛修心正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管住口,不造口业;管住行为,不造身业;管住意念,不造意业。师父是让我们通过日常修心念经,改变自己以往人生经验中可能造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包括言语与身体行为),积累学佛的功德与资粮,从而在重大业障爆发之际,能够有的放矢,免遭劫难。


感恩菩萨,末学在反思后终有所领悟。其实我们的受报之身得以在娑婆世界平安保全,依赖的正是自己修心学佛之后所获得的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尽管我们由于业障深重,暂时还无法直接感受到菩萨的佛光普照,但我们相信菩萨的慈悲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因而我们需要的是惜福,知足与感恩。


师父讲过,为了让我们坚定学佛信念,学佛初期我们更容易感受到菩萨的慈悲。记得刚开始修行XLFM的时候,每晚念经之后上床睡觉时,常能感觉到袖口处隐约散发出一种淡淡香气。当时末学愚痴,只以为自己用的护扶品尚留有余香,后来才反应过来,那是檀香的气息,要知道现实生活末学并没有设立佛台。


2016年2月,就在修习XLFM四个月之后,由于无法满足雇主对工时的要求,末学离开了当时的工作。好在暂时吃住无忧,原打算先在求职网上登记后再找份同样的工作。但后来末学又有新的决定,因为末学早有计划想修学幼教助理课程,但由于时间原因始终未能如愿,此次离职刚好可借此机会完成学业。因为末学知道全日制的学习时间与正常工作时间毫无疑问是冲突的,所以也准备一边学习一边租房吃住自理。于是,末学将找工作的事情暂时放下,先去缴了学费,又开始在网上登记寻找出租房。很快找到一家,一切满意。打算当时支付订金,但是房东说没带正式收据,可在入住时再交付。


感恩菩萨,让末学省下了这笔订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事情后来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机。当晚末学回到家里与房东通了电话,打算次日即缴付订金。但第二天早晨,正当末学收拾东西准备出门时,接到了一位雇主的来电,也就是末学现在的雇主。她问末学是否愿意在她不在家时,陪护两个上小学的女孩。末学直接告诉她自己已经报名开始全日制学习,只有早晚有空。没想到雇主却喜出望外地说“你的时间刚好与我需要的时间吻合”;然后末学又跟她说“我现在正在寻找新的住处”,雇主又大方地说“我家房子大,你可以免费吃住在我家”,末学接着又提出“我早晨上学早,可能没空送孩子上学”,雇主很宽容地说“没关系,你上学期间我来送”。经过简单商谈,我们双方即刻达成协议,雇主又豪爽地主动提出,搬家那天她来帮忙。


顺便一提的是,其实早在去年年末,末学的学业己经结束。末学没有去找全职的工作,而是留在了雇主家。恰逢机缘成熟,末学为自己正式选择了一个半工作半修行的生活方式。尽管收入微薄,但末学很知足。因为末学知道此生真正的目的是消业,还债,然后帮助更多有缘众生一同找到回家的路。感恩菩萨,综合考量末学的学业背景,职业经历,个人身份以及修行的需要,这个选择应该是为末学量身订制的最合适的生活方式。


一切来得突然却如此的周到。想想末学几十年磕磕碰碰所走的路,不顺时有七八。末学也曾经历过多次的换工,但从未有一次如此圆满地过渡。末学愚痴,虽然事后有所领悟。但当时也许是由于一时兴奋竟没有将这来之不易的巧妙安排与菩萨的慈悲联系在一起。正如师父常讲的,“菩萨心里没有自己的事情,只有众生的事情”。要知道末学学佛刚刚百日,每周只念一张XFZ,一个月才去一趟观音堂。末学从未想到,自己也能得到菩萨妈妈的关爱,而且是如此的细致周到无微不至。菩萨妈妈的慈悲大爱,正如涓涓细流,浇灌和滋润着每一位懵懂佛子的每一寸久旱的心田,让其间深眠的佛种,沐浴佛光,蓄养生息,培育幼苗,破土而出。


XLFM是开启人心的钥匙,师父讲“修行之要在于修心,在于对治烦恼习气”。通过每日念诵经文,学习白话佛法,收听师父开示,末学两年修心初见一点成果。


今年八月底,借参加马来西亚法会之际,末学回国与姐一同料理父母后事,且一住两个月。回国之前几月,末学就开始有些担心。因为末学与自己的姐姐,虽说是前世很深的缘才成为一家人,但是我们之间显然是恶缘多于善缘的。我真的不知道前世我究竟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造成她今生对我常生怨恨之心。我们从小到大同住在家里的时间并不长,但一旦凑在一起,姐对我的态度第一天往往是亲爱有加,第二天开始就渐生厌烦,而后便爱搭不理,甚至恶语相向。没学佛之前,我们常闹别扭,互相看不惯,吵架也是常有的事。回国几个月前,我一直在心理反复温习师父的一句话,“人间没有对错,只有因果”,以便做好心理准备去应对独自面对姐的两个月。不出所料,回国后没过两天,姐又开始重复以往的态度演变模式,一天好,两天烦,三天硬。按佛法讲,这也是轮回,不修心学佛,永远出离不了这已然预定的姐妹相处模式,末学不一样,既然学佛,就要通过修心让自己从造业的轮回模式中解脱出来。末学采取的方式是,第一,大多数时间念经,避免与姐直面的机会;第二,遇事相互交流,多称是或点头;第三,若发觉可能产生冲突,及时脱身,回去多念解结咒;第四,遇到与双方利益相关的敏感话题,保持平和淡然态度,多听,少说,如有必要,委婉提醒相劝。


感恩菩萨,两个月很快过去,我们基本相安无事,繁忙的姐还抽空送行。我,已经很知足。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并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法教给我们的是宇宙间最无限最根本的智慧,其中之一即因果定律。“生命无常,刹那生灭。”在无常面前,生命如此脆弱,不堪一击。人人说世事难料,祸福旦夕,却不知这人间种种,皆缘自这三世的因果。不学佛如何能知因果,不学佛如何能化解恶缘,消灾免难。不学佛,你我只能在红尘中跌宕,在世俗间迷惑,在情感中纠缠,在痛苦中挣扎。问世间因果何物,其实三世里早己注定。


亲爱的佛友们,让我们跟着师父好好学佛吧,不要再在虚幻建构的空中楼阁里任凭流年渐逝,生命渐衰。因为难得今生有此身,不论贫穷还是富有,此生最大财富是拥有了人的身躯,因为只有人才更有机会学佛修行,也因为只有人才更有机会脱离六道,永断烦恼。要知道,如果不学佛不修行,虚度此生之后,下一世你我都不知道我们将沦落何处,沦为何物?是否还能学佛念经,听师父讲完佛法讲笑话?


一日,雨中,一边念经一边行走街道。前面有人忽然发问,“你在念经?”走近了再看,的确似曾相识,原来是视频会上在大厅里一起聊过的阿姨,是同修。顷刻间末学有了一个梦想,将来有一天我们也许可以在路上,抑或公交车上,抑或在车站,抑或停车场,抑或飞机上,抑或在机场,抑或等等,随时随处都能遇见手持计数器,口中念念无间的同修,彼此合十问好,师兄相称后,微笑着擦肩而过,然后放下忘记,各自继续念经赶路,同时随缘着下一个的偶然相遇。末学相信,终会有一天梦想会变为现实。愿XLFM广结善缘,广度有缘,人间莲花处处开。


末学的分享到此结束,感恩大家。


以上分享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请护法神原谅,请诸位师兄原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心灵菩提

GMT+8, 2025-5-15 08:23 , Processed in 0.1109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